【外發加工網】黑龍江日報5月28日訊 27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主持會議,專題研究全省礦業權聯合開發招投標工作。
陸昊指出,工業是超越屬地繁榮所形成的總需求約束以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我省必須高度重視。黑龍江發展工業選擇性很強,因為80%以上的工業產業都與資源相關,發展工業要依托資源,在目前已顯現資源形成經濟增量遇到挑戰的情況下,更要挖掘資源潛力,加強深度開發,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用正確的方法找準工業發展路徑。梳理挖掘省內礦產資源,使其與加工工業合理配置,延長產業鏈,是重要發展路徑之一。各地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從全省大局出發,著力做好礦產資源與深加工項目一體化招投標工作,設計好資源深度開發市場化商業模式,依托資源謀劃產業,高水平開發利用資源,特別是煤化工產業,增強發展后勁。陸昊強調,省國土廳牽頭做好全省礦產資源轉讓工作,一是對全省各系統、各部門掌握的礦產資源再做一次詳細普查,系統梳理,找到基礎勘查數據,建立檔案,全面準確掌握情況;二是對已有礦產資源進行有選擇性地政府公益性深度勘查;三是在做好政府公益性深度勘查基礎上,對各種探礦權原則上一律公開招投標,依法依規合理設置招標條件;四是對與探礦權相連接的采礦權設計合理的連續性招標條件,杜絕“占而不探、探而不采”的情況。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礦產資源公開招投標有利于獲得更充分的市場信息、有利于預防腐敗、有利于依靠資源快速形成生產能力、有利于維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這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具體體現。在以上工作基礎上,省國土廳和省發改委要及時分期分批推出探礦權、采礦權和工業深度開發 一體化招標,解決工業發展與資源結合問題,特別是發展煤化工產業問題。
陸昊指出,投入不足是礦產資源深入勘查不夠的主要原因,要通過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設計公益性勘查單位有效激勵機制和總結去年以來探礦權公開招標經驗、吸引社會資金三種路徑,加大礦產資源勘查投入,實現勘查開發良性循環。省委常委、副省長郝會龍,副省長于莎燕,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